立足“成果转化”,携手铸就校地协同创新新典范 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如东分中心暨常州大学如东新材料研究院正式揭牌
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如东分中心 潘安霞 文/摄 发布时间: 2025-08-14 访问次数: 10
8月11日上午,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如东分中心暨常州大学如东新材料研究院在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正式揭牌。如东县委书记杨万平,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出席活动。如东县委常委、副县长、洋口镇党委书记、沿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姜晓华、如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刘莉、如东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南通市新材料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程明及常州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科研团队代表参加活动。
杨万平代表如东县委、县政府对揭牌活动表示祝贺。他表示,如东依江傍海,是共建“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如东锚定耕海图强不动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绿色弹性体材料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化工中试基地等一批高水平载体平台相继落户。洋口镇作为全县向海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常州大学的学科布局与如东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多年来与如东保持着紧密友好的合作关系。此次揭牌,既是校地融合的里程碑,更是创新共赢的新起点,必将助力洋口镇突破科技瓶颈、激发新质动能,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面向未来,如东将以更加务实的行动,建好开放创新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协作;以更加贴心的服务,主动贴近项目建设需求,推动新签约项目落地转化;以更加包容的生态,让更多奋斗者在这片热土上成就梦想。
陈海群回顾了校地合作成果。他表示,常州大学将做好如东分中心、如东新材料研究院落地运行的“后半篇文章”,紧密对接“常大所能”与“如东所需”,以满足技术攻“尖”、产业向“新”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导向,探索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助力本土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大力实施“千师千企”行动,协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优质项目协作落地,促进研究成果转化见效,力争在如东打造一支团队、促进一项产业、服务一方经济,真正将如东分中心、如东新材料研究院建设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校地合作典范。
活动现场,校地企多方互动亮点纷呈。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常州大学如东新材料研究院宣传片,直观了解平台定位与发展愿景;常州大学产学研处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如东分中心的建设进展与未来规划,明确了技术转移服务的具体路径;入驻研究院的科研团队代表现场分享了项目研究方向与落地计划,展现了强劲的创新活力。常州大学与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签署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协议,标志着校企协同创新迈出实质性步伐,也为研究院的成果转化搭建了首个“试验田”。
此次研究院的成立,是常州大学践行“扎根地方、服务产业”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如东县的战略合作,以更高站位整合创新资源,以更实举措推动成果落地,努力将研究院建设成为校地合作的典范、科创融合的标杆,为如东县加速融入长三角科创体系、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贡献常大力量”。